——浙工贸邱开金教授做客第二十五期“经贸论坛”
第二十五期“经贸论坛”于10月25日下午3:30在A区大会议室如期举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邱开金教授为经贸学院各级干部和骨干教师作了题为“高职教育的教与研”的主题讲座。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孙鸿仁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邱老师从高职教育的“教”与“研”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巨量的信息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关于高职教育的“教”,邱老师首先抛出三个问题:高职生的课难上,归因何在?高职的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孰重孰轻?深度的校企合作瓶颈在哪?他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角度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认为高职生的“三心工程”,即找回信心、坚定信心、成就信心;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工程”,即面子工程、里子工程、根子工程,是上好高职课的基础。学校也要从微观、中观、宏观视角,以处理好职业教育量和质的关系、解决好为谁服务、政府主导三个方面为着力点。多方协调努力才能上好高职课。对于第二个问题,邱老师从职业教育过程是职业体验的分类教育和基于职业体验的方法重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职业意识体验发展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感性体验、知性体验和理性体验三个阶段。职业知识体验范式和职业技能体验发展关系也分别存在三个阶段。基于职业体验的方法重构则包括职业体验的观念重构和职业体验的教育方法重构两个方面,最终他认为受教育属性的制约,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是教育主观设定下的理想“职业人”,学生在学制内的职业实践都只是“职业人”素质分解下局部角色或某些技能的体验,所以职业体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关于第三个问题,邱老师则是从学习性生产与生产性学习、教学性生产与生产性教学、教学性评价与生产性评价三个方面谈起,着重分析了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校企一体化教育机制、校企一体化教学结构和校企一体化教学综合评价。
接着,邱老师以高职教育研究的切点在哪儿、高职教研向普教研究学习什么、学术规范的“重量”是多少三个问题开始,与我院教师探讨了高职教育的“研”。他以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相关精神为根据,指出了高职教育的切点是“另一类型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第二个问题,他认为高职研究既可研究职教的规律、理论、体制等,也可研究职教的专业、课程、教法等;关于学术规范的“重量”,他指出研究本色是高校教师为人为师之魂,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立业的看家之本,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研究素养是高校教师业务能力的“标尺”。
讲座结束,我院教师踊跃发言,就自己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与邱老师进行了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作为我院迎评促建系列活动中的第三期,本次论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高职教育的“教”、“研”问题,澄清了部分教师的模糊观点,端正了一些教师的教研态度,必将促进我院迎评促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