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报】高山农场触“电”记

“这里海拔高,空气好,原生态,产出的产品肯定好卖。”前两天,记者到稽东镇占岙村军民农场采访,看到几位从绍兴市区赶来的“电子客商”,与场主王军民谈得十分热络。
原来,经过三年开垦建设,工商业主王军民已投入1700多万元,在总面积1300多亩的高山顶上,种养了1000亩香榧,并套种了数百亩中药材、蓝莓等作物。还利用高山低洼处的池塘,发展养殖高山甲鱼、高山野鸭。今年香榧开始少量产出,白术等中药材年收入也达10多万元,高山甲鱼、野鸭,因为品质好,也赢得了不少人前来求购。
这次前来考察洽谈的是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几位领导和老师。据介绍,该校正在实施校企合作工程,通过在淘宝网上建立一个宣传销售平台,对外推介销售优质商品,目前已给企业推销了大量服装、凉席、灯具等。最近,他们想把绍兴本地生态农产品也搬到网上去叫卖。
“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高山农产品种养收获的过程,可以让消费者了解细节,对高山农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带队的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分院院长吴世玲还让随行的老师打开网页,向王军民宣传电子商务的好处。“这相当于把我的生态农场和农产品搬到网上去了,这样的合作对我是一种帮助。”看到一幅幅在高山池塘里嬉戏的野鸭照片,王军民说。
同行的区镇林业干部也给王军民提出了建议:要把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裸露的黄土不能太多,是否可以种一批水果增加绿色景观;要提高土地产出率,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王军民为此感慨地说:“今天我对自己的优势有了新的认识,对发展高山经济的信心更足了,方向更明了。”


(文:记者 陶文强 )
(原载2013年12月25日绍兴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