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提升科研工作质量 助推教师职称晋升

——黄董良教授做客第三十期“经贸论坛”

5月9日下午3:30,第三十期“经贸论坛”在A区大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浙江财经大学校长助理、东方学院院长黄董良教授就高校经济类教师如何开展科研工作以及职称晋升问题与我院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会计、国贸、电商、社区及金融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论坛。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余位骨干教师也参加了本次讲座。
黄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首先介绍了高校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师科研工作的不同要求,中青年教师要把自身的成长融入到高校的发展轨迹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个人奋斗目标和学校发展方向的有机统一。
黄教授着重就经济类教师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对我院青年教师提出了中肯建议:第一,科研应突出应用型,接地气、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特别是我们绍职院的教师,一定要研究绍兴当地的社会经济问题,以绍兴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研究突出应用性,努力促成科研成果能够服务、指导地方社会经济良好运行。第二,强调兴趣,科研不能搞命题作文。只有把科研工作和自己的兴趣有效结合,才能促使自己深入研究领域,突破研究障碍,取得研究成果。第三,科研应注重专业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做科研工作时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到专业和专注,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另外,青年教师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加强团队合作,取长补短,此乃提高研究效率和提升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最后,黄教授还现场解答了我院教师提出的对于科研工作中的困惑,并与广大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
本次论坛是“创新形式、革新内容”下的又一次尝试,全体与会教师以座谈方式参与其中与黄教授面对面交流,使我院中青年教师对如何开展科研工作以及职称晋升方面有了更直观、更亲切的了解。
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经贸论坛”的社会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浙江邮电学院的十余位教师光临本次论坛更是三十期论坛历史上首次出现其他高校教师的身影。这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传播贴近教师实际的知识技能,我们的论坛一定能够办出成绩,办出特色,办出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