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第43期经贸论坛: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5月22日下午,第四十三期“经贸论坛”在A区二楼大会议室举行。浙江财经大学曹超教授以“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为题,与经贸学院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曹教授的讲座以震撼人心的央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开篇,向老师们展示了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的革新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在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影响人类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正站在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前沿。曹教授引导大家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现场投票来体验先进的课堂实时互动,又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及酷炫的PPT展示了数字化课堂的魅力,并深入主题引出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全新教学理念。
曹教授认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应该具备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理念,不要继续当“digital refugees”,而要成为“digital immigrants”。如此,教师无论为国家的发展需要还是为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都必需掌握必要的网络应用技术,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digital literacy)和信息技术能力(digital fluency)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随后,曹教授向在座老师们分析了近几年度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其中包括:通过/基于社会性网络的教育、教育APP、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翻转课堂、专门性培训、移动学习以及微课等。曹教授还用了一张经典的思维导图向大家介绍了information 和knowledge之间的区别,并着重指出根据联通主义教育理论,知道“在何处”比知道“是何”、“如何”更为重要!曹教授通过与老师们分享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也间接为老师们提供了在科研方面的技术支持。
最后,曹教授以英国语言学家Ray Clifford的名言“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师”结束了本次论坛的讲座。
经贸管理学院各专业负责人、教学型教师、教学优秀奖获得者以及商务英语、涉外事务管理和公共外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论坛。
本期论坛是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对我院教师增强大数据背景下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大有裨益,也为我院广大教师提升课堂效果、活跃课堂氛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