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第47期经贸论坛:把握浙江经济新常态 关注浙商发展新空间

——记第47期“经贸论坛”
12月10日下午,陈博丽副院长带领我院各专业骨干教师共14余人,赴浙江工商大学参加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浙商理论论坛”,开启第47期经贸论坛。在本期论坛上,来自浙江省委党校的白小虎教授以“浙江经济新常态和浙商发展新空间”为题,为大家做了一期精彩的学术报告。


白教授首先对浙江经济新常态进行了仔细的刻画和描述。他比较了近10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可以明显看出现在的经济增长处于下行区间。同时,他又将我国今年前三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和201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进行了对比,认为目前传统增长动力持续衰减,投资继续下降。然而,浙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高开稳走向好”的态势,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积极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浙江如何引领新常态?他指出,浙江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遵循五大发展理念,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他同时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关于经济增速要挖掘潜力,保持中高速,换取结构优化;对于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是基础,现代服务业和信息经济是新增长点;针对都市圈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问题,注重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分工格局,打造都市圈城市群的基础设施。
结合浙江经济发展史,白教授总结了浙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市场驱动+商人为本”、“贸工联动+资本为本”和“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并以温州民营经济和义乌经验为例剖析了浙商的发展过程。他认为,目前浙商的发展出现了杭州民营经济特色:体制进城,技术下乡,资本集聚,框架拉大”。这是通过一系列体制创新和突破实现的。白教授还对杭州民营经济进行了点评。最后,关于浙商的研究他提出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在制度和发展的框架下研究浙商的创业史,在区域和产业的框架下研究浙商的成长史,在开放和创新的框架下研究浙商的转型升级。
白教授的讲座不仅为我们深刻理解浙江经济新常态开拓了思路,也为我们研究浙商指明了道路。这是我们“经贸论坛”第一次走出去参加活动,不仅丰富了论坛的举办形式,也扩大了论坛的视野,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
会后,陈博丽副院长还与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日后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相关事宜。

撰稿人:张军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