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承办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与现代流通行业对话活动
11月19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的第二天,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与现代流通行业对话活动暨第六届全国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竞赛和第一届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讨活动,在古城绍兴举行。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我院承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等提供支持。来自职教领域、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当前流通行业的瓶颈问题,展开热烈探讨,激荡稽山鉴水,奏响改革乐章。
教育部行指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国川在致辞时表示,教育部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新一轮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确立“国家标准”。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刘育才在致辞中,结合我国流通行业发展,指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集聚职教界和行业企业的力量,提升现代流通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绍兴市教育局副局长钱伟平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副校长黄柏江教授简要介绍了我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他说,与行业企业对话,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态度。希望借承办此次活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我校改革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丁红朝,简要介绍了我国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发展行情,希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挥作用,为我国国际贸易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副会长郑樑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性行业组织和23个省市的有关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领导、专家、师生代表参加对话活动。
对话活动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就“互联网+流通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作了阐述。她指出,应该把互联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最主要的投向,打造互联网+创新驱动新平台,让互联网+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阿里巴巴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章剑林教授,就“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作了阐述。他认为,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以场景训练为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方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当中,注重精神文化、意志品格、知识能力的塑造。
浙江怡亚通深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晓俊、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郑天舒,分别就“现代流通业人才发展规划”、“校行企合作共建‘智能商务&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等作了大会发言。

当天下午,“第一届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教学研讨论坛”、“校行企合作论坛”两个分论坛同时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行企合作,交流做法,分享经验,探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现代流通行业改革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献计献策。

当天,第六届全国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竞赛在我校图书大楼举行。来自包括东北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港湾学校等全国23个省(市)的53所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共选派67支代表队2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我院有两支代表队参赛,获得了本届竞赛综合技能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进口业务操作单项技能奖一等奖1个、出口业务操作单项技能奖二等奖1个、退税核算及综合业务操作单项技能奖三等奖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