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讲坛32期】浙东古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

6月12日下午,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文物与考古处主任科员马峰燕博士做客我院第32期“商圣讲坛”,向学院60余名师生分享“浙东古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绍兴市博物馆馆长金燕女士出席 。


马峰燕,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现任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文物与考古处主任科员。主要从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2015年,曾获大运河浙江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先进个人。发表《宋代施渚镇考》、《绍兴古代石桥价值新探》等多篇学术论文。
据悉,每一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遗产日”,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遗产和保护文化遗产知识,本次讲座即为绍兴市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讲座中,马峰燕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历,向在座的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浙东古运河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绍兴段古运河的几处重要内容。“西郭门也就是现在的迎恩门进入绍兴城,流经市内,小江桥,广宁桥,八字桥,都泗门等名称也多为人熟知”,他连带讲解了西兴运河、慈江运河等古运河组成部分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八字桥街区,马博士说,“八字桥历史街区,作为绍兴古城中一处与浙东古运河有密切关系的典型区域,以及大运河(绍兴段)沿线的重点历史街区之一,对于展示和保留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特别是中国大运河与沿岸城市之间的交通、经济演变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博士指出,运河有些地方因为功能失去而渐渐的荒废,一些现代建筑和设施已经破坏了原有风貌,十分遗憾。他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浙东古运河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利用。
马博士知识渊博,对于一些历史知识信手拈来,同学们表示会用今天学到的历史视角和历史知识看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眼光思考问题。
文:钱入深